本文目录一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566年至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西班牙殖民帝国的急剧衰落,并揭开了西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序幕。世界历史上的每一次革命事件,都有其时代的国际背景,其意义往往也依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而定。
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
法国“1789年的革命只有1648年的革命来做它的原型…而1648年的革命则只有尼德兰人反对西班牙的起义来做它的原型。这两次革命中的每一一次革命都比自己的原型前进了一个世纪;不仅在时间上是如此,而且在内容上也是如此”。
1、尼德兰为何会发生反抗西班牙的革命?
尼德兰革命期间的国际关系十分复杂。
固然,主要矛盾是尼德兰人民争取独立和西班牙王室实行殖民统治的矛盾,但是,在援助尼德兰的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与西班牙、奥地利及其他反动势力之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
尼德兰(意为低地)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大公的世袭领地;腓力与西班牙公主结婚,其子查理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1516一1556年),不久又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称查理五世,1519一1556年在位),他便将尼德兰合并于西班牙。
查理晚年病重,1556年决定禅让。鉴于他所兼有的奥地利和西班牙领地庞大而又分散,他就将德意志部分让给他的兄弟斐迪南一世治理,而将西班牙、尼德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西西里岛、撒丁岛以及美洲殖民地(墨西哥、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等)传给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556-1598年在位)。
无论在政治关系或在经济关系上,尼德兰的地位都很重要,它所包括的17个省区(布拉邦特、林堡、卢森堡、格尔德兰、佛兰德、阿尔土瓦,埃诺、荷兰、泽兰、那慕尔、东弗里斯兰、西弗里斯兰、梅克伦、乌得勒支、上艾塞尔、朱特凡、格岁宁根),都是工商业发达和人口稠密之地;16世纪初已有300万人口,200个城市,6000个村落。
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是安特卫普,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该市更成了欧洲联系美洲和亚洲的国际市场。尼德兰以呢绒纺织业著名,当时英国输出的羊毛,90%为是运到尼德兰加工生产呢绒,10%分送到佛罗伦萨等地。
纺织业中最早出现新式的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很快影响于其他行业,而旧式的以行会组织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逐渐没落。尼德兰的染色业、造船业、航海业、捕鱼业、运输业都很发达。
1560年前后,尼德兰每年的工商业总收入达3187万盾。
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尼德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不仅握有很大的政治权力,而且与近邻各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在革命前夕,尼德兰各省都有自己的三级会议:1465年以来,还出现了由各省三级会议代表组成的全国三级会议。征收赋税须经三级会议通过。各省有自治权,城市也有自由权(一般由行会操纵政权)。
在查理一世统治时,他曾建立一个尼德兰中央政府,有两个中央委员会(司法委员会和财政委员会),并以布鲁塞尔为首都。他通常是任用佛兰德贵族充当官吏,去统治西班牙帝国的各部分,所以还能稳定局势,防止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不过查理从尼德兰征收巨额赋税,用于与尼德兰利益毫不相干的对外战争,这早就引起了尼德兰人民的反对。
2、西班牙为何衰落?
在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之前,西班牙帝国政府已有衰弱的迹象。
西班牙本国的经济并不发达,帝国政府总是依靠大贵族榨取各城市和殖民地的财富,用一切方法来增加税收(创立新税、设包租制、卖官职和专利);宫廷挥霍无度,战争耗费巨大,以致人民负担极重,国库口渐空虚,1556年前,西班牙政府所欠德意志和意大利银行的债款,已达700万杜卡持,加上其他方面的欠款,共达6000万杜卡特。
当时英国和法国已开始争夺殖民地,商业战争不断发生,虽然战争的规模还不算大,西班牙海军却难于应付,结果让英法夺去了葡萄牙的许多殖民点。
腓力二世继位后,西班牙帝国政府的处境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每况愈下,他承袭查理一世依靠高级费族的统治方式,让贵族享受各种特权,横征暴敛,损害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又纵容天主教会反动势力,利用宗教裁判所去侦察、逮捕、残杀一切反对专制制度和教会的臣民,箝制社会舆论,禁止新思想的传播。
腓力二世不仅要扑灭国内的“异端”——例如竟然下令将从事工农业生产的50万摩里斯哥人(穆斯林)逐出国境,而且还要充当国际间反“宗教改革运动”主力,利用天主教会干涉外国事务。
因此,西班牙进行了几次战争——例如支持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以反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利用罗马教廷镇压外国新教徒,直到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摧段,其陆军被尼德兰起义人民所败。
3、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反动政策是引起尼德兰革命的直接原因。先前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有不少的尼德兰(佛兰德)贵族到西班牙任官职,腓力二世却派遣大批西班牙贵族来统治尼德兰,极端腐败的红衣主教安东尼·佩勒诺特·德·格兰维尔(1517一1586年)成了尼德兰政府的中心人物。
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的商业特权,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班牙及其所属殖民地做买卖,这引起了尼德兰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西班牙军队长期驻在尼德兰各省区,更招惹当地人民的反对。
特别是宗教改革以来,加尔文教派在尼德兰广为传播,城市平民拥护再浸礼教,贵族也多倾向于路德教派,但是,腓力二世和格兰维尔却强迫尼德兰由3个主教区改为15个主教区,由3大主教管辖,同时设立宗教裁判所以惩治“异端”(1560年)。结果,几万名信奉新教的纺织技工被迫逃往英国,就连一些原来忠于西班牙王室的尼德兰贵族也卷入革命运动。
1563年,尼德兰大贵族集团的领袖人物——奥伦治家族的威廉亲王(沉默者、1533一1584年)、埃格蒙特伯爵和海军大将荷仑,曾上书腓力二世,要求撤换格兰维尔、关闭宗教裁判所、整顿吏治、严禁贪污。
1565年,埃格蒙特伯爵还亲赴西班牙,向国王陈述尼德兰的请求,但也毫无结果。同年10月,腓力二世竟然发布命令,要采取严酷手段消灭“异端”和镇压叛乱。这就激起了尼德兰人民广泛的武装斗争。
当时,尼德兰已有一个由奥伦治亲王威廉之弟路易和20名青年贵族组成的“乞丐党”——这是西班牙贵族对他们的贬称,其实该党联合了300多名尼德兰贵族,并得到城市平民的支持。
1566年,各大城市爆发了人民起义,目标在反抗西班牙国王的反动统治。8月中,以加尔文教派为主的新教徒捣毁了布鲁塞尔、安特卫普等城市的礼拜堂,并高呼“乞丐万岁”的口号。革命运动遍及全国,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陷于瘫痪状态,“乞丐党”的贵族领袖们,此时并不赞成人民起义,但对革命运动的发展已失去控制能力。
1567年,腓力二世采取了极端手段,起用以残酷著名的大贵族杜克·德·阿尔法公爵为讨伐军总司令,由他带两万精兵进入尼德兰。阿尔法到达时,奥伦治威廉与上千的尼德兰人逃往德意志。不久,阿尔法即成立“血腥法庭”,将埃格蒙特伯爵、荷仑大将和许多新教领袖处死,没收了他们的财产。
被他判处死刑的约1.8万余人。恐怖政策使得人人自危,大批技术工人逃往国外,仅逃到英国的就有6万人之多。阿尔法实行反革命的军事统治,为了从经济上压垮尼德兰的工商业,颁布了新的捐税条例。一切财产课税1%,土地买卖须纳税5%,交易税高达10%。由于受到劫掠和残杀,安特卫普城市的繁荣全被摧毁,各省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背日尼德兰的经济盛况长期未能恢复。
但是,阿尔法并不能征服尼德兰革命人民。尼德兰革命者开辟了海上战线,号称“海上乞丐”的战士们给予西班牙的商船队以无情的打击。1572年,“海上乞丐”的队伍夺取了布里尔城,声势大振,使尼德兰北方各省掀起了新的革命高潮。1573年,北方大多数城市拥护奥伦治威廉为领袖。阿尔法举兵前去镇压,下令“杀死每一个人,烧毁一切城镇”,将马林斯、纳尔登等城市夷为平地。
西班牙人在征伐中付出了很重的代价。在哈勒姆战役中,阿尔法损失了1.2万人。最后到1573年,尼德兰战争的形势对西班牙日渐不利,阿尔法被召回国,其职权由路易·德·雷奎森接替。雷奎森虽能控制南方安特卫普、马斯特里赫特、根特等城市,但已无力挽回全局。
4、荷兰的独立
1576年雷奎森死时,南北各省的代表在根特召开会议,成立了全尼德兰联盟。
1578年,根特会议曾选举亚历山大·法尔内斯(原巴马公爵,1545一1592年)任总督。上台伊始,法尔内斯竞不顾尼德兰联盟的共同利益,偏袒天主教会占优势的南方,答应南方各省市恢复革命前的政治制度和一切特权,西南几省贵族于1579年1月6日结成阿拉斯同盟。
结果,南方革命退潮,后来又向西班牙妥协了。北方七省(荷兰、泽兰、乌得勒支、格尔德兰、格罗宁根、弗里斯兰、上艾塞尔)这时仍坚持革命要求。1579年1月23日组成乌得勒支同盟,以与南方的阿拉斯同盟相对立。
1581年,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废黜了腓力二世,北方成立了联省共和国(亦称荷兰共和国),宣布信教自由,并选出奥伦治亲王威廉为世袭的国家元首(或称总督)。
不料,西班牙政府采取卑劣手段,1584年7月间派人杀死了威廉。此后,威廉之子莫里斯继位,时年17岁。1585年,西班牙军队重占安特卫普,遭到北方七省的坚决抵抗。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摧毁,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再没有征服北方七省的力量。但是,骄傲顽固的腓力二世并未承认失败,直到他死后,1609年西班牙才与荷兰订立《十二年停战协定》,又过40年才承认了荷兰(或称“七省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
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的独立,对于“地理大发现”以来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少就欧洲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西班牙从此更加衰落,变成为“二等甚至三等国家,虽然它仍保有大西洋上和中南美洲的许多殖民地。
尼德兰革命并未受到西班牙之外第三国的干涉,相反,荷兰的独立斗争曾得到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援助,虽然英国也抱有自私的目的,即通过商业战争摧毁西班牙对海外殖民地的霸权。
17世纪初,欧洲各国间的商业战争逐步扩大了,后来,商业战争又与王朝战争交织在一起。这是欧洲由封建专制主义向资本主义统治制度过渡时代的特征之一。
独立后的荷兰是由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统治的国家。不久在经济上呈现空前的繁荣,取得了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
安特卫普、布鲁日、根特等城市信仰新教的富商都迁入荷兰,英法等国的新教徒(多为有技术的工匠和商人)也纷纷移居荷兰,以享受宗教目由。
阿姆斯特丹很快取代安特卫普而成为国际贸易的大都会,同时又是西欧的金触中心(阿姆斯特丹银行——欧洲第一家资本主义式的银行成立于1609年,而英格兰银行迟至1694年才出现)。
荷兰拥有当时欧洲最大的商船队,其贸易范围,北至波罗的海内部地区,往南则循葡萄牙人的归航路直达非洲沿海弛带,占领了好望角(开普殖民地)。
在东方,荷兰商船队很快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贸易垄断权。1601年成立了荷属东印度公司。1606年,荷兰舰队即在马六甲打败了西班牙与葡萄牙的联合海陆军,此后荷兰殖民者就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群岛),荷属西印度公司于1621年成立,荷兰殖民者也占领了美洲东海岸的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并于英国,改名纽约)。
总之,荷兰加强了“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方对殖民地的统治,它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北京时间10月12日,在世界杯足球赛欧洲区预选赛J组的一场比赛中,德国队在客场4比0大胜弱旅北马其顿,5连胜后提前锁定小组头名获得出线。
提前两轮锁定出线
此前德国队曾有过主场1比2爆冷负于北马其顿的沉痛教训,这次事关出线,球员们都没有再大意,完全占据了场上优势。最终,哈弗茨打破僵局,维尔纳梅开二度,穆夏拉锦上添花,德国战车5连胜后提前锁定小组头名出线。德国队能在本轮提前出线,还在于同组球队很难对他们造成威胁,罗马尼亚队本轮在布加勒斯特1比0击败了亚美尼亚,8轮比赛过后,德国队7胜1负积21分,而第二名的罗马尼亚4胜1平3负只有13分,这样在预选赛只剩下2轮的情况下,德国队毫无悬念地出线了。
这已经是德国队连续第17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也将是球队第20次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仅次于21次参加世界杯的巴西队。
弗里克开局超勒夫
今年夏天,德国队在欧洲杯上铩羽而归后, 弗里克接替勒夫成为了球队新任主帅。截止到本场比赛结束,弗里克已经率队取得了上任后的五连胜,打入18球,仅丢1球,在德国队史上,这样的全胜开局此前仅勒夫做到过。一个月之后,德国队将在世预赛上对阵列支敦士登,考虑到对手比较弱,弗里克的开局连胜战绩将有很大希望超过他的前任勒夫。
提前晋级世界杯后,弗里克也难掩喜悦,毕竟这是他上任率队进行为数不多的比赛后完成的第一件大事。作为2014年世界杯的冠军,德国队在后来的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欧洲杯都陷入了低迷,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这支球队重新在大赛中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是全新时代到来之后的第一次“大考”。世预赛上的强势晋级,让人们对德国队一年后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表现充满期待,这台曾经声势浩大的“战车”,能否继续延续前辈们的强大传统?
成功激活维尔纳
弗里克还专门谈到了本场比赛打进两个进球的维尔纳,“维尔纳的第二个进球是今天的全场最佳,当我们打进第一个进球后,也为他解开了心结。”
维尔纳成为了到目前为止在弗里克治下进球最多的球员,他已经在5场比赛中打进5球,德国媒体《图片报》赛后给了他全场最高分。“和弗里克的合作很愉快,当教练喜欢并且信任你时,对每个球员都会有帮助的。他给了我百分百的信任,我希望在场上回报他。”维尔纳赛后也是有感而发,这是他时隔一年再次在国家队独中两元。
18岁的穆夏拉成为了德国队史第二年轻的进球者。本场比赛收获了自己的国家队首球,同时为球队提前晋级世界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穆夏拉赛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写道:“为我在国家队的第一个进球感到开心,同样为我们进入2022年世界杯感到开心。”
扬子晚报
03月16日讯 荷兰主帅范加尔近日通过荷兰国家队官网接受了球迷的问答,这位荷兰老帅也选择了部分球迷提问予以了解答,其中他解答了自己执教荷兰队的最佳比赛以及他执教过的最佳年轻球员。
在执教荷兰队的比赛当中,您最喜欢的是哪一场比赛?
“2014年世界杯第一场比赛,对阵西班牙。那时候他们是世界杯卫冕冠军,并且没有输过太多比赛。当时媒体的头条是,我们还去巴西参赛有啥意义?于是我们带着一套战术方案迎来了这场比赛,最终方案很奏效,我们赢了个5-1。那场比赛震惊了世界,但是没有惊到我,因为这就是我所构想的方案,同时球员们合理地执行了,甚至可以说是完美地执行了方案。”
您曾经执教过的最棒的年轻球员是谁?
“立刻映入我脑海当中的就是西多夫,当时他才16岁,在我手下完成了首秀。我认为他是荷兰最佳球员之一,在国际层面他赢得了最多的奖项,所以他是我必须要提到的人。不过我认为最佳的还是哈维或者伊涅斯塔,他们在我手下首秀的时候才17、18岁,我认为他们比西多夫的水平还要更高。”
众所周知,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兼海上霸主,皇家海军一度无敌于天下,将数个劲敌踩在脚下,其中就包括“海上马车夫”荷兰。但是荷兰可不是软柿子,即便是最终落败,也让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打进英国本土,炮轰首都伦敦的战绩。甚至可以说英国根本没法独自掀翻荷兰的霸主地位,是靠和其他国家群殴才成功的。
绅士先发制人,车夫力战不敌从两颗牙时代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每一届海上霸主都是踩着前一届霸主上位的。很多人以为1588年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西班牙就被英国搞衰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西班牙当时家大业大,不可能因一支庞大舰队失败(没有被全歼)就直接崩溃的。它之后又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舰队,把英国海军打得够呛。
上图_ 16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那么是谁开始让西班牙衰落呢?是荷兰。荷兰原本是西班牙在中欧的一块领地,叫做尼德兰。但是西班牙四处殖民战争搞得尼德兰人民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最终发动起义,在16世纪末建立荷兰共和国。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以商立国的荷兰自然会与现在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发生全方位的冲突。
西班牙在陆上平定不了这块“叛乱之地”,海上也屡屡被尼德兰的海军袭击,损失惨重。尼德兰与西班牙旷日持久的八十年战争,给西班牙的财力人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海权就逐渐被荷兰所夺走。
1602年,荷兰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实行股份制。接下来的半个世纪,荷兰在东南亚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赶出去,一度侵入中国台湾和日本九州。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到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和安的列斯群岛,荷兰的殖民旗帜冉冉升起。荷兰的商船一度达到一万六千多支,当时占欧洲的四分之三和世界的三分之一,真是非常排面。
上图_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所在地巴达维亚,地图下方为海上所见岛上风貌
看着荷兰商船在各个大洋横行无忌,垄断各个地区的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同样想靠海上贸易发财的英国绅士自然就不爽了。恰好这时候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独裁者克伦威尔上线后,强调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英国军队,大海上不允许有荷兰这么牛逼的存在。
当时欧洲刚刚结束三十年战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革命为各国争相学习效仿,克伦威尔也以此为榜样建立陆军,同时针对荷兰护航商船的弱点,加紧建造大型炮舰,培训船员,扩展成一支包括100多艘大型主力战舰的海军。
扩军完成后,克伦威尔发布《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明摆着就是给到处当中间商赚差价的荷兰人上眼药。当时荷兰商船的主营业务就是负责给各国运货,所以才叫“海上马车夫”。英国这样搞,荷兰人当然不干了,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于是更加敌对英国商人。而英国人就是想趁此机会,用武力狠狠削荷兰人一顿。
上图_ 荷兰东印度公司 商船
1652年,在英国和荷兰本土之间的多佛尔海峡,英国海军突袭送货的荷兰商船,双方正式宣布开打。开始时是英国军舰逮着荷兰无武装的商船砍,荷兰就派舰队护航。之后荷兰人觉得这样太被动,于是组织主力舰队和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大战,结果因对方军舰配置、战术组织和人员素质更胜一筹而落败,损失较大。英国想要封堵住荷兰本土与外界的海上联系,因此将大部分舰船都用来封锁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想要困死荷兰人。
这一招的确是狠毒的,英国本土地盘比荷兰大,人比荷兰多,造船技术也更高一些,就这么耗荷兰是耗不起的。但是荷兰通过厄尔巴岛海战和里窝那海战,在地中海战场上压倒了英国人,让英国船队基本没法通行地中海,也是受伤严重。看起来二者战绩平分秋色,但是英国打赢了在家门口的战争,对荷兰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因此荷兰不得不与英国议和。
1654年的《威斯敏斯特和约》让荷兰被迫割让后来流放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赔款27万英镑,将东印度群岛的贸易权与英国分享。荷兰遭此闷头一棒,当然非常不服气,想方设法要找回场子。
上图_ 油画中的“护国公”克伦威尔
英国天灾人祸,荷兰举旗复仇荷兰人等待的机会终于到了。护国公克伦威尔虽然让英国的军力大大加强,但不免穷兵黩武,除了和荷兰外,还和西班牙、苏格兰和爱尔兰多线开战,国家债台高驻。他死后,英国王室反攻倒算,掐灭了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共和制可能,查理二世即位,让英国经历了一番内乱。这位新国王不顾国内严峻的财政形势,仍旧坚持要和荷兰人磕。他授予英国海军“皇家海军”的称号,让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做总司令,并颁布更加变态的《航海条例》针对荷兰。
而这也是荷兰人想要的。荷兰人总结了上次失败的经验,在休战期间大力扩军备战。在老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的经营和训练下,荷兰海军在1664年拥有了103艘大型战舰和4000多门火炮,并且同英国一样应用战列线战术。而英国在债务缠身的情况下,海军拨款压根就达不到预算水平,不能及时的补充武器装备和发放军饷,船员们的训练度和士气不断下降。
上图_ 1651年,英国颁布旨在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
不怕你挑事,就怕你不来。1664年4月,英国人撕毁之前的和约,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并试图占领荷兰在非洲西部重要的贸易据点,这就给了荷兰人报仇的借口。荷兰在击退了英军对非洲西部据点的进攻后,于1665年2月正式宣战。
英国尽管商船和贸易规模不如荷兰,但是工业实力和殖民地胜之。这是因为荷兰以贸易立国,却没有给予工业发展足够的重视,光记得当中间商去了,以至于现在要补短板,经过扩军后的舰队还是没有英国庞大,装备了差了点。但是这一仗对荷兰人来说势在必得,双方在老地方——英吉利海峡和北海重启激烈战斗。
英国在开始阶段还是占据了优势。双方的主力舰队在在英格兰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遭遇,刚学会的战列线战术还没有弄明白,就陷入了打群架的混乱状态。英军凭借火力上的优势打沉了荷兰旗舰,击溃了荷兰舰队。随后英舰又在各处海域游弋,找荷兰商船的麻烦,这是因为英国债务危机没有因战争胜利而得到缓解,只能发挥昂撒人的传统艺能——抢劫。而德·勒伊特带着荷兰舰队为商船护航,并没有让英国人抢到多少东西。
上图_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黑死病)
正在双方相持的时候,英国国内出了大乱子。两三百年前的黑死病(鼠疫)在首都伦敦重现,仅半年时间就让伦敦死了近10万人,而当时伦敦城总共才40多万人口,这对英国毫无疑问是巨大打击。德·勒伊特抓住机会,带着冬天休战期间组建的庞大舰队,在1666年6月1日-4日的“四日海战”中,干掉了对方3艘旗舰、14艘主力舰和8000多人,这是荷兰开战以来对英国最大的一次胜利。
在7月的古德温海战中,荷兰舰队再次重挫英国舰队,并封锁泰晤士河口。鉴于当前的大好形势,荷兰大议长约翰·德维特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订条约,法国加入对英国作战,随后丹麦也站在了荷兰一边。同时荷兰派出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搭乘10艘军舰准备和法国舰队会合,准备在英格兰的梅德韦港摧毁查塔姆锚地正在整修的英国舰队,给予英国海军致命打击。
可惜他失算了,路易十四没有守约,狂风暴雨也让荷兰人无法执行该大胆的计划。反倒是英国人抓住机会,在毗邻英国本土的北福兰角的圣·詹姆斯日战役中打了一个反击,在弗利兰岛一把火烧了荷兰150艘商船,造成了让荷兰人难以忘却的“霍尔姆斯篝火”事件。
上图_ 路易十四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突袭梅德韦港,炮击伦敦城在战略相持阶段,双方都刷了不错的战绩。但是驱使战争天平倒向荷兰的是英国的再次内乱:1666年9月10日,伦敦城不知道是怎么的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在全城市民尽力救火的情况下,大火还是蔓延了四天四夜,三分之二的建筑物化为丘墟。这场大火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之前和荷兰战争的总和,本就深陷债务危机的英国这下是雪上加霜,停战议和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荷兰人这次是来复仇的,虽然战争耗费也很大,但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他们也懂。尽管双方已经开始议和谈判,但荷兰人下决心一定要给英国来个大的。梅德韦港是位于英国肯特郡的泰晤士河支流梅德韦河上的重要军港,停泊着多艘英国主力战舰。德·勒伊特在一年前就定下了突袭英国梅德韦港的计划,这次在派间谍搞清了泰晤士河流域的天气、水文条件以及英军防御调动的情况后,正式开始行动。
上图_ “英荷战争”题材绘画
1667年6月19日晚,夜黑风高,德·勒伊特带着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和15艘纵火船,趁涨潮之时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英军的希尔内斯炮台发现了荷兰舰队偷袭,但已经来不及了,很快很荷兰人拿下,仓库里的四五吨黄金和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资都被荷兰人抢走。荷兰舰队一路寻找并击毁停在河边的英国舰船,看到有好一点的船也收归己有。
此时英国的主力舰队还在海外,国内也没法及时命令舰队回防本土,一时间陷入一片混乱。荷兰舰队逼近首都伦敦城,但是之前伦敦的大火让伦敦几乎成为废墟,还没有恢复。荷兰人这次也没打算拿下伦敦,本就是为了集中一支舰队在英国本土游击搞破坏,带的船和人都不够占人家首都,待久了还容易被英国人包饺子。于是荷兰舰队仗着舰炮射程,对着伦敦城就是一顿轰炸,把本来就废的伦敦城打得更废了,之后就赶紧转移阵地。
上图_ 火烧伦敦油画
荷兰舰队继续游击,终于到达本次计划的最终目标—梅德韦港。当时港口内的查塔姆船坞停泊了18艘1000吨以上的大舰,英国人对梅德韦港进行了防御工事的建设,在梅德韦河面上搞长达800米的铁索横江,用来阻挡敌方船只深入。然而荷兰人早就调查到了这个安排,凭借着阔大的船身和登陆工程人员把这些铁链都冲烂了,然后把岸上的炮台全部击毁。防御工事被破坏后,荷兰人千炮齐发,打沉其中5艘战舰。但是反应过来的英国人很快调派援军过来,荷兰人只得决定撤退,带走一艘英国旗舰“皇家查理”号,顺利航行出英国本土。
荷兰舰队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200多斤的英国大力士。这次突袭行动给英国造成了20万磅的损失,当时英国的目击者看到几艘大舰被击毁,非常地痛心。而荷兰国内张灯结彩,举国欢庆这次胜利。此后,荷兰舰队继续封锁泰晤士河口,同时在苏里南和多巴哥岛赶走了英国人,为自己获得了巨大的谈判筹码。
上图_ 新阿姆斯特丹地图(1660年)
1667年7月31日,厌战度非常高的英国同荷兰签署《布雷达和约》,被迫放宽了《航海条例》的限制条件,割让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承认荷兰人对苏里南的所有权。而荷兰也是久战劳苦,损失巨大,于是同意将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让给英国,也不和英国抢西印度群岛了。从条件上看,荷兰是略占优势的,也代表这次战争荷兰是胜利者。
不甘失败的英国在几年后和路易十四联盟,对荷兰发起战争。这次太阳王的欧洲第一陆军攻入荷兰本土,把荷兰人揍得够呛。荷兰海军很能打,但是陆战特废,首都阿姆斯特丹岌岌可危,被迫摧毁了荷兰人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穆伊登堤坝,借助莱茵河泛滥的水势挡住了法国陆军的进攻,同时也让自家损失惨重,杀敌一千自损五千。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荷兰舰队还是在特塞尔干倒了英国舰队。
上图_ 法王路易十四率部进军荷兰
由此可见,在海上单挑的情况下,荷兰根本不怵英国,只是在陆上被法国干废了才导致荷兰衰落。
同样的,西班牙衰落也有法国在陆上给予重大打击的因素。将第一代日不落和海上马车夫的衰落归结为英国打的,真的是给英国人脸上贴金了。而且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权的不是英国,而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法国,真正实现了陆海双霸权的“法妖”。
参考资料:
〔1〕顾为民 《荷兰海洋帝国史 1581-1800》
〔2〕A.J.P.泰勒 《英国史》
〔3〕黄光耀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评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荷兰西班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荷兰西班牙、18年世界杯德国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