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杯中国举办
01月07日讯 据《足球》报的消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爱尔兰足总组成的“英伦三岛”联合申办方,此前一直对2030年世界杯的主办权志在必得。英国首相约翰逊喊出了2030年世界杯百年庆典之际“让足球回家”的口号,加上英超这个世界第一联赛的金字招牌,“英伦三岛”组合成为2030年世界杯申办头号热门,一举超越了原本希望时隔百年再度主办世界杯的乌拉圭领衔的“南锥体”组合(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和巴拉圭)。
然而,就在英国政府已批准1100万英镑用于进行申办2030年世界杯可行性研究后,英国媒体却披露:因为国际足联高层“暗示”,更希望一个从未举办过世界杯的国家主办,“英伦三岛”组合的成功概率因此将大为下降。
这是2030世界杯在召唤中国吗?中国是最后一个没有举办过世界杯的*大国,国际足联也非常希望中国能申办2030年世界杯,完成世界杯在地缘上的最后一块拼图。但现在申办世界杯的局势因为国际足联执意强推“两年一届世界杯”变得复杂起来,欧洲和南美足联如果和国际足联彻底撕破脸,国际足坛的动荡将让世界杯的申办变成一场内讧闹剧。而且,理论上中国在明年主办亚洲杯后,才可能会开始认真考虑是否申办世界杯。
世界足坛当中,非洲足球并不占据顶流的位置。从世界杯名额也可以看出来,非洲只有5个名额,和欧洲差得远。要知道,非洲可是国家最多的大洲,所以从出线概率的角度来说,他们比4.5个名额的南美洲少多了。而从成绩来说,非洲球队在世界杯上从没有夺冠的经历,甚至连四强的门槛也没有迈进去过。
那么,哪届世界杯对于非洲足球来说是最成功的呢?
前面说过,非洲球队从没有打进过世界杯四强,所以八强就是他们的*成绩。历史上,有三支非洲球队曾打进八强,他们是1990年世界杯的喀麦隆,2002年世界杯的塞内加尔和2010年世界杯的加纳。所以可以这么说,这三届世界杯就是非洲*的三次世界杯。
但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有时候,成绩不是衡量好坏的*要素,足球世界还有很多振奋人心的元素,比如以弱胜强,比如历史性突破,等等。在这方面,非洲完全可以提炼出一届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杯。
这届世界杯,就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
乍一看,这届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和非洲没什么关系,但对于非洲足球来说,这*是至今为止非洲最特殊的一届世界杯。
此话怎讲?
先问个问题,提起非洲传统强队,大家首先会想起谁?我想答案无非是喀麦隆,尼日利亚,等等。的确,这些球队很早就打进世界杯,并且成绩也不错。尤其是90年代,喀麦隆和尼日利亚俨然就是非洲足球在世界杯上的代表。
随着世界杯的扩军,非洲的名额也增加了。所以98年世界杯除了喀麦隆,尼日利亚之外,又有南非,突尼斯,摩洛哥参加了世界杯。
但是,摩洛哥,突尼斯其实很早就参加过世界杯,所以他们并非是世界杯的新军。
那么,我们来看06年世界杯。
为何说这届世界杯对非洲足球来说是最特殊的呢?因为这届世界杯一下子涌现出来多达4支世界杯新军,他们是科特迪瓦,加纳,多哥,安哥拉。
总共5支非洲球队,只有突尼斯是世界杯老主顾,其他四支全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小白。
而且,像喀麦隆,尼日利亚,摩纳哥,南非等老牌劲旅,全都被挡在世界杯门外。
所以这届世界杯对于非洲来说,有点翻天覆地的感觉,旧版图被撕碎,新的格局产生。当然,这几支球队除了科特迪瓦和加纳之外,其他两支球队都是昙花一现,至今再也没出现在世界杯上,但正因为如此,这届世界杯才显得特殊——新版图只维持了一届世界杯。
其实对于一个大洲来说,时不时地换一点新鲜血液也是好的,这也能保持相当程度的竞争力,像尼日利亚,喀麦隆等球队如果懈怠,就会被其他球队抢去名额。所以他们必须时刻不能松懈,一直保持实力不掉线才行。
至今我们依然记得06年世界杯上那几个陌生的非洲球队,他们的实力虽然不怎么强,但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非洲足球的活力,也让大家知道,非洲球队不止有喀麦隆,尼日利亚。
几天前,作为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发展总监”的温格更是在采访中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愿。按照前阿森纳名帅的说法,要砍掉或者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友谊赛和预选赛,为球迷提供更多的大型赛事。
温格的言论代表了当下国际足联的口径——据悉,今年年底国际足联的211个成员就有可能就这个议题进行投票,如果提议通过,2026年世界杯之后,赛事将每两年举行一次。
让世界杯“多起来”
“我们需要提高(大型)赛事的频率,同时只组织真正有意义的比赛,这样可以提高竞赛的水准。目前来看,友谊赛对于观众越来越不重要了,预选赛也不如以前了,需要将比赛整合起来……已经有166个成员要求研究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杯的可能性,我也认为这是可行的。”
温格认为只有世界杯或者洲际锦标赛这样的大型赛事才有吸引力,能够争取至高荣誉的赛事才能让国家队全情投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世界杯“多”起来。
赛事密集是否会给球员们增加更多的负担?温格矢口否认,他甚至强调,这是保护球员和俱乐部利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原本拖沓的预选赛可以浓缩,将国际比赛日整合到每年3月和10月两个时段,去掉9月、11月和6月的三个比赛窗口,这样一年50个比赛日可以缩减至28个。
“球员们可以享受到更为固定的假期,对于球员的体能状况而言,四个星期的休假是非常重要的。”温格告诉媒体,提高大赛频率增加的是淘汰赛数量,与之相应的是预选赛数量的减少,整体上球员参加的比赛场次不会变多。
一切向“钱”看
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思路第一时间就引发了各方激烈的回应。
温格的同胞、前法国国家队主帅多梅内克直接抛出一个词——愚蠢。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则直言不讳,“世界杯这颗宝石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稀有性,每两年一次的世界杯将稀释这个赛事本身的价值。”
曼城CEO索里亚诺接受采访时也说:“赛程已经被塞满了,没有任何空间去安排其他的赛事,一点也没有。”
除了这些当权者,球员和球迷同样不满意,贝尔直接表示不喜欢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一些球迷也在网络上发文,对温格的言辞不感冒。
很显然,更多的声音都抵制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杯的想法,那么国际足联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在温格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更关键的推动力恐怕还是金钱。
有数据显示,只有在世界杯年,国际足联才能真正赚钱——以2015-2018周期内国际足联的财报为例,国际足联总收入为64亿美元,而其中80%以上来自俄罗斯世界杯。
目前国际足联旗下拥有两大赛事,世界杯和联合会杯,但后者始终扮演鸡肋角色,无法为国际足联提供足够好的营收。也只有在举办世界杯时,国际足联才能从赛事版权、商业赞助方面大肆吸金。
在国际足联的设想中,增加举办世界杯的频率是提高收入的最直接举措,而温格的谈话中曾提到:“(新赛制下)国际足联可以将资金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地的协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运动。”
把这句话说得更直接一点——只有国际足联赚了更多的钱,下属的成员单位才能分得更多的羹。
目前,大部分非洲、亚洲和中北美国家队足协都同意了这个计划,只有欧洲和南美部分足协持观望态度。而《纽约时报》透露,法国足协已经倒向了国际足联这边,愿意参与到这项改革中。
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梅西和内马尔会被“累死”。
俱乐部“头破血流”
有人得益,有人就可能受伤。
当下欧足联之所以是坚定的反对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欧足联在赛事和商业运营上成绩斐然。
一方面,欧洲杯和欧冠已经让欧足联赚得盆满钵满,加之欧国联的推出让欧足联旗下赛事已经趋于饱和,欧足联不希望现有的赛事构架被打破。
一旦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赛事统统被挤压在一个更短的周期里,世界杯和欧洲杯不可避免将出现“撞车”。
想象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景象——今年刚举办世界杯,明年就是欧洲杯,后年又有世界杯,对于转播商和赞助商而言,当真有些供大于求了。欧洲杯再想保持当下的商业价值并不现实,即便是球迷也会感到审美疲劳。
在世界杯和欧洲杯彼此抢占资源的同时,俱乐部赛事更要被碰得头破血流。
目前各个职业俱乐部就对国家队比赛日诚惶诚恐,处于和国家队抢人的状态,一旦每年几乎都有世界杯或者欧洲杯上演,球员从身体乃至心理上都会处于分身乏术的折磨,想更好兼顾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几无可能。
温格试图说服俱乐部,减少预选赛可以给球员们更多休息,问题是预选赛已经让球员疲惫不堪,因为世界杯举办频率增加而多出来的淘汰赛只会增加这样的负担,俱乐部赛事的精彩程度注定受影响。
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副主席、阿贾克斯CEO范德萨坦言:“足球运动首先是建立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基础上的,球员们必须被放在首位,这个提议是荒谬的,各个联赛的俱乐部都不会支持。”
道理很简单,平日养活球员的是俱乐部,国际足联出于自身的经济考虑要求球员付出更多,风险却都押给了俱乐部,职业俱乐部当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队因此获利?
很显然,国际足联的改革提议触动了太多方面的利益,欧足联、俱乐部、球员甚至球迷理论上并不能从这个计划中获得看得见的利好,相反可能深受其害。
现在就连国际奥委会也感受到了威胁——主席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但不会干预足球事务的讨论。问题是一旦计划成行,两年一次的世界杯也将冲击奥运会的关注度和商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上任后一直致力于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前已经将2026年世界杯的参赛队增加到48支,背后同样是利益推动。
更多的比赛场次会带来更多的转播费用,如果世界杯变成两年一届,因凡蒂诺乐于看到手中的蛋糕变得更大。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要想让计划实施,国际足联目前面临太多的阻力,即便各个成员单位投票通过决议,俱乐部、球员是否愿意积极买单也会被打上问号:
当世界杯变得不再稀缺,球员们还会像现在一样投入吗?世界杯自身的商业价值会被反噬,进一步下降吗?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旦世界杯提高举办频率,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原本从2026年世界杯开始亚洲区就有8.5个名额,加上两年一次世界杯,中国男足终于遇上了好时代。
但打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学渣并不会因为考试次数变多感到优越,更何况考试成绩的含金量也会随之降低。
昨天(24日)上海的国际足联理事会,中国足球收获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中国将举办2021世俱杯。坏消息:国际足联根本没讨论修改世界杯申办规则,根据“举办过世界杯的大洲,未来两届世界杯不得举办”的现有规则,中国没有机会申办2030世界杯(2022世界杯在卡塔尔进行),未来是否有转机尚未可知。
为什么会这样?眼下这个局面,非常符合国际足球政治的平衡。
在中国办世俱杯和世界杯,对中国足球有莫大好处,众多中国赞助商入围,也符合国际足联的利益。但这事不可能让大家都满意,而最不满意的,当属欧足联。
世俱杯扩军至24队,拉走众多欧冠豪门,奖金还很高,这对欧冠多少是个威胁。欧足联心知肚明,故而谢绝了派12队参加的提议,只派8队参加。事实上,欧洲能来8个队已经够捧场了,毕竟现在国际足球赛事频密,球星负担过重,今年3月国际足联确定世俱杯扩军时,欧洲足球圈一度扬言抵制新世俱杯。
欧足联主席切费林。
而中国有意申办2030年世界杯的消息传出后,欧足联一直高度警惕。早在2017年6月,欧足联主席切费林便在欧冠决赛地加的夫明确表态:“欧足联将申办2030年世界杯,希望亚洲国家不要插队。”背后用意直指中国。英国媒体今年也屡屡放风,称中国在谋求改变世界杯申办规则,2030年提前进入竞争行列,甚至可能在上海的国际足联理事会上实现。这种“恶意爆料”用意明显,正是为了阻止中国的运作。
2022年世界杯归属卡塔尔,2026年世界杯在中北美三国进行。在世界杯历史上,欧洲从未连续三届与世界杯主办权无缘,故而他们对2030世界杯志在必得。目前欧洲已有多组国家有意申办,除了英国+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可能拉上摩洛哥),巴尔干四国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也筹划联合入局。虽然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四国迫切想在首届世界杯百年之际让世界杯回到南美(乌拉圭是1930年世界杯东道主),但他们的硬件设施和吸金能力显然无法与欧洲相比,欧洲更忌惮财雄势大的中国。
现在的局势是和谐的:欧足联在世俱杯上做出了妥协,再无抵制声浪传出。而在世界杯申办上,因凡蒂诺和国际足联也没有强推修改规则,双方不用撕破脸皮,保住一团和气。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不争2030世界杯,将避免一次国际足坛的世界大战。
至于中国,举办首届24队世俱杯、迎来众多欧美俱乐部豪门已是意义非凡,世界杯再等4年又何妨?如果2030年世界杯花落欧洲,那么申办2034年世界杯时,中国还需要欧洲之助,与欧足联不伤和气是上佳选择。
往期回顾
话题 | 这轮欧冠的*Winner(赢家)居然是索斯盖特?!
火线 | 中超的亚冠结束了!恒大完败的锅到底该谁背?
讨论 | 加盟巴黎伤缺330天,内马尔是如何变成玻璃人的?文|骆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世界杯中国举办》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世界杯中国举办、非洲球队世界杯*成绩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英雄联盟s赛历届*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世界*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